尹滿華:NFT成交火熱 藝術進新紀元
2021年1月,NBA加拿大官網推介的NFT遊戲NBA Top Shot總銷售額達到2.26億美元,位列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币,又稱非同質化通證)收藏品第一位;3月初,數字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賣行以6934.6萬美元成交;3月25日,當代中國超寫實畫派的領軍人物冷軍的一件繪畫作品被現場焚燒,并生成加密藝術NFT,最終以40萬元成交;5月11日,佳士得紐約“21世紀藝術晚拍”,9個24x24、8位元風格像素的朋克頭像《9 CRYPTOPUNKS 2, 532, 58, 30, 635, 602, 768, 603 and 757》以遠超預估價格的近1700萬美元成交。NFT市場持續火熱,遍地開花。
與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NFT的出現和火爆同樣引發了衆多的争議和激烈辯論。那幺對于NFT市場,究竟是藝術發展邁入了新的紀元,還是科技加資本的新一輪炒作呢?
筆者以爲是前者。從目前的市場現狀來看,NFT市場的發展确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鑒賞和上架交易的低門檻導緻了産品基數的龐大,對于市場參與者而言,在産品篩選和鑒賞方面的難度和工作量大幅增加。再比如說由于産品過于“新潮”,導緻藝術屬性有所降低,金融和交易成分在價值體現的過程中所占的比重過大。此外,整個NFT市場的生态圈還沒有形成死循環,優秀的創作者和藝術作品還都比較匮乏,可以選擇的可信交易平台和交易市場也不太多,保障機制和評價體系,也還遠沒有成熟,這些都限制了NFT市場的規範發展。
但瑕不掩瑜,必須承認,即便存在大量的問題和困難,但NFT市場對于藝術品市場的革新和拓維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從交易模式上來看,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存在,NFT交易可以徹底解決藝術品流動性差、快速變現難、價格不透明、存證取證流程冗長等諸多問題,這大幅降低了平台和買賣雙方的工作量和交易成本,對于交易模式的革新是颠覆性的。與此同時,智慧合約的嵌入讓藝術家擁有更多樣化的收益權,對基于創作和版權的所有市場産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此外,在作品定價方面,NFT市場也完全走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由于是在線加密交易,NFT市場完全脫離了傳統藝術品市場“簽約畫廊--畫廊辦展--賣作品--博物館辦展--作品進入拍賣行”的固化流程,搭建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品交易市場,提供更加便捷的購買、銷售和展示平台。
除了NFT市場本身能夠對藝術品市場帶來大幅變革之外,其與虛拟貨币市場走勢正相關性的逐漸減弱也令NFT市場的價值和意義越發突出。在5月份虛拟貨币市場因爲強監管的突然介入而雞飛狗跳的同時,NFT市場的交易規模和參與人數卻在保持穩定的增長。1月份,以太坊、Flow和Wax上平均每天有20000多筆NFT交易,而5月份的日平均交易數量已經增加到80000多筆,日均交易總價值超過5000萬美元,較1月份翻了近三倍。NFT市場的興起和火爆雖然是因爲虛拟貨币價格的瘋狂上漲,但隻有當NFT市場的發展和走勢能夠相對擺脫虛拟貨币時,這個市場才能更好地體現自身的價值,迎來更好和更快的發展。
平心而論,在經曆了近半年來的發酵和爆發後,目前的NFT市場還是存在一定泡沫的。但伴随着NFT市場的進一步深入人心和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市場,人們對NFT的認知必會不斷深入,泡沫也會在這一過程中被逐漸擠出。當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對NFT價值的預期趨于理性而非感性時,整個NFT市場的風險也将逐漸降低,最終形成全新的數字藝術商品交易市場,甚至将傳統藝術品交易市場融入其中,成爲全球投資領域的一片新藍海。
日期:2021年6月3日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欄名:神州華評
撰文:尹滿華 國際文交所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