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三冠貳角券》品鑒賞析
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國自行設計,使用我國自己研制的印鈔專用設備印制的,體現了當時我國的科技水平和國情,是我國印制工業進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時期的重要标志。從設計到印制、防僞到藝術,第三套人民币套套高标準,張張最精彩,它是我國第一套從開始到成熟的形成中國系列貨币體系,成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與科學不斷發展進取最有力的曆史見證者,也成就了财富增值,價值典藏及文化鑒賞的新起點,新高度。第三套人民币貳角發行于1964年4月15日,從1992年月2月4日開始隻收不付且回收銷毀,2000年7月1日停用,第三套人民币貳角共有兩版,有凹版和膠印兩種。分類有三種:二冠、三冠、凹版。二冠号後有八位數字,三冠号爲七位數字。第三套人民币貳角的正面圖案爲武漢長江大橋,背面圖案爲國徽和牡丹花,票面尺寸爲110x50mm,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
三版三冠貳角券
【藏品名稱】第三套人民币貳角券
【藏品代碼】201003
【藏品名稱】第三套人民币貳角券
【藏品面值】2角
【發行時間】1964年4月15日
【停止時間】1992年2月4日開始隻收不付 2000年7月1日停用
【正面圖案】武漢長江大橋
【背面圖案】國徽 牡丹花
【規 格】110mm*50mm
【材 質】紙質
【印刷工藝】膠版印制
【字冠字型大小】三字冠 七号字
【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1)主題思想鮮明的時代印記,新中國交通建設成就的标志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是毛澤東詩詞中對武漢長江大橋描述時的豪情萬丈。貳角三冠紙币是蘊含特殊時代意義的一個人民币品種。三版三冠貳角紙币中的圖案“武漢長江大橋”在當時是中國基建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重工業和交通建設發展的狀況。所以從這張鈔票的圖案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當時舉國上下建成武漢大橋時的自豪和驕傲。
2)首次打破封閉式邊框設計,呈現煥然一新的設計風格
三版三冠貳角在設計風格上打破了我國舊式鈔票的設計思想是封閉式的邊框式設計思想,取消了全部邊框,變爲開放式構圖。這樣在較小的票面上顯得畫面更加開闊、給人一種深遠的意境和巨大的空間感。
3)首次多色印刷技術成功運用,先進的制版工藝提升了防僞功能。
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印刷技術所限,基本上是單色的,這樣的票面既不夠美觀,也不利于防僞。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個基本色調外,還采用了多色印刷技術,這就使得畫面色調活潑、豐富又提高了防僞性能。其中三版三冠貳角紙币的主要圖案都是采用的手工雕刻,而上面的文字和面值都是機器雕刻的,在面值上面,有一個底紋,這就大大提高了紙币的防僞功能,
4)增設了壯文,縮小了票幅,增加了暗記
三版三冠貳角紙币增設了壯文,有漢語、蒙古文、維吾爾文、藏文、壯文、漢語拼音六種語言。調整了四種少數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四種少數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據票面圖案布局進行了重新調整。結合紙張開别縮小了票幅和先進印刷機械更好結合。三版三冠貳角紙币增加了暗記,正面大橋左橋頭坡地上有數字“2”暗記。
5)雙錯版鈔概念,官方已然規範
在三版三冠貳角紙币上,大家會發現“貳角”的“貳”字中的貝上二橫寫在“弋”上面的“貳”的寫法,是否錯寫?至今确有争議。但80年代國家發布标準簡化字方案,即從1980年制版的第四套人民币開始,統一了“貳”的寫法。
在三版三冠貳角紙币上,大家還會發現漢字“角”字的一豎沒有露頭,中間成了“土”,當時銀行解釋爲“這隻是當時常用及慣用的寫法”。對于人民币這種極其嚴肅的有價證券來講,必須使用嚴格規範的文字,這種不規範實屬是錯誤的寫法。這種寫法和國家發布的标準簡化字方案中的标準寫法都不統一,民間均以錯版鈔看待,而且是雙錯版。